看到電視上有一對父母說著:「全家一輩子都被兒子毀了,就算要賠償,恐怕也陪不完!」、「我們無臉見人。」、「我不敢相信他會做這樣的事。」,這些話的主詞都是我、我們,感覺不出父母與小孩之間的關係。
記得有一次小元為了表現自己長大了,搶著自己拿奶瓶而不小心把奶瓶摔破,他哭著臉膽小害怕的走到媽咪身旁,他說:「媽咪,對不起,我打破奶瓶」,接著認真的問:「妳還會愛我嗎?」,媽咪回答:「我愛妳,不是因為你做對什麼事情,而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,我們是一家人,所以不管你做什麼事情,我都永遠愛你」、「不過,如果你做對事情,代表你有進步,你會很開心,媽咪也會很開心」
這樣的對話,當然不一定是專家心中「正確的」答案,不過站在一旁的我,其實跟小元一樣,同時在接受另一番不曾思考過的教育方式與愛的洗禮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記:
本文我想闡述的事情很單純,就是一個家的觀念。
我常常跟孩子說我們是一家人,也讓他們明白家的成員有誰,因為有家,我的孩子不只是單獨的個體,他們有了家的歸屬。家,很重要,一家人更是核心中的核心。
一家人如同在汪洋中共乘一艘船的群體,也如同兩人三腳的遊戲,如果孩子被人欺負,雖然被打的人不是我,我也有心痛的感覺、我也會氣憤難平,所以我無法理解那些話語為何只表達出父母對於「自己」如何受影響,而孩子將會如何呢?似乎沒有看到,而孩子依然是自己的孩子啊~不會因為他已經長大成年,應該要自負(法律)責任,所以與父母無關,讓孩子獨力一人承擔。
隨著孩子的長大,孩子需要負的責任越多,然而父母對於孩子的關愛卻不至於遞減,這也是我關注的發言中似乎只看到父母,應該是他們最愛的孩子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